7月17日,四川宜賓市召開“7·12”重大爆炸著火事故現場會,會議剖析了事故原因,總結事故教訓。據了解,現已初步查明事故企業宜賓恒達科技有限公司嚴重違法違規,且根本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及能力;地方政府安全紅線意識不牢、職能部門監管不嚴格,客觀上縱容了企業的違法行為。
近日,四川、浙江、廣東、河北、湖南等全國多個省市以安全生產巡查、暗查暗訪等方式,對各行業尤其是化工等重點行業啟動了拉網式安全大檢查。
四川省
7月16日上午,全省安全生產緊急電視電話會議召開,要堅持問題導向,迅速開展全省化工企業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全省各地、各行業(領域)、各類企事業單位要從即日起至12月底用近半年時間,集中開展全面深入的安全生產大檢查。省安委會11個綜合督查組要盡快赴21個市(州)開展第二輪安全生產綜合督查工作。組織暗訪組進行摸排暗訪,特別針對化工、煤礦等重點領域、重點單位的非法違法行為,發現一起重處一起。
四川宜賓市、綿陽市、瀘州市、內江市、成都市等各地迅速組織開展化工企業等場所安全大檢查行動。
相比宜賓市瀘州市危化品生產經營企業規模更大、數量更多,全市危化品生產經營企業達500多家,重大危險源32個,形勢更嚴峻。瀘州市、縣督查一律暗查暗訪,尤其是危化企業要全方位全覆蓋再排查。
浙江省
7月14日,浙江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深刻汲取四川宜賓恒達科技有限公司“7·12”爆炸事故教訓持續強化爆炸性化學品裝置安全監管工作的緊急通知。
浙江省是全球最大的染料生產基地,也是硝化工藝的主要集聚地。目前全省涉及硝化工藝的企業近30家,其中紹興市就占了近三分之二,其余還分布在臺州、嘉興、杭州、衢州、寧波等地。
為深刻汲取事故教訓,對無證生產、經營或超許可范圍生產經營的企業一律依法關閉取締;對未經正規設計新建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的建設項目和在工業化裝置非法從事科研試驗性活動,一律依法責令停產整頓,并嚴格落實監管措施;對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的有關單位和責任人,一律按規定上限予以經濟處罰;對觸犯法律的有關單位和人員,一律依法嚴格追究法律責任。
廣東省
7月13日,廣東省安全監管局迅速部署開展易燃易爆危險企業安全生產執法大檢查,省安全監管局立即部署從即日起至2018年7月31日在全省開展易燃易爆危險企業安全生產執法大檢查,重點檢查化工園區和涉及“兩重點一重大”尤其是硝化、磺化、胺基化、氯化、氨化、聚合等企業,涉及遇濕或高溫容易分解出易燃、有毒氣體的原材料和產品的企業以及屬于紅色風險等級的企業,嚴查生產、儲存等各個環節的各類重大事故隱患和違法違規行為。組織5個檢查組對廣州、珠海、惠州等10個重點地區進行檢查。
河北省
7月13日,河北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深刻汲取四川江安“7·12”重大爆燃事故教訓有效防范事故的緊急通知。要求全面摸排轄區內所有化工、醫藥企業中涉及硝化工藝的情況,重點摸排涉及硝化工藝的染料、醫藥、農藥中間體生產的精細化工企業。各地要聘請專家對轄區內涉及硝化工藝的企業進行嚴格的執法檢查,對發現的問題隱患,逐一提出整改措施,對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實施嚴厲的行政處罰;聘請專家對涉及硝化工藝的企業進行自動化控制系統符合性審查,對沒有實現自動化控制系統的或自動化控制系統未處于正常適用狀態的,一律停產整頓。
湖南省常德市
7月13日,常德市啟動全市工業園區及重點行業安全生產專項檢查行動。據悉,本次檢查行動將分為工業園區、地下礦山、粉塵涉爆治理、旅游行業安全、建筑行業安全5個檢查組,對全市工業園區和重點行業進行為期5天的安全生產專項檢查。
重大的化工事故往往是企業對于安全生產的忽視,不少化工企業由于缺乏安全意識,給企業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安全生產已成為化工企業的重中之重。環保督查的壓力下上萬家的企業已經關停破產,甚至直接倒閉,在全方位、地毯式的安全大檢查下,化工企業更是如履薄冰。